时尚是个轮回,这句话无论什么时候依然适用。
古风短视频博主李子柒最近在全网刷屏。其视频全都主打古风,身着古典服饰制作传统美食,加之整个环境的烘托,吸引了无数国风粉丝,也将公众对汉服文化的关注推到新的高度。
汉服成为一种新时尚,喜爱汉服的人群基数也越来越大,甚至得到互联网巨头的关注。近日tech星球(微信id:tech618)独家获悉,阿里上线古桃app、虎牙上线花夏app,两款app均是主打汉服社交功能。
据企查查信息显示,古桃app的开发者卓易畅游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,疑似实际控制人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有限公司,占有90%的股权。花夏app的开发者广州腰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,疑似控制人为广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。
据七麦数据显示,“古桃”的上线时间为7月,12月4日更新最新版本;“花夏”的上线时间为11月,12月5日更新最新数据。两款app均是定位于汉服用户,搭建沟通交流的社区,并提供热门店铺里销售的热卖款服装,以及与汉服相关的配饰和周边。
针对汉服人群打造社区平台渐成趋势,目前市面上已经有“汉服荟”等几款app。截止目前,安卓端累计有479万用户下载汉服荟,阿里和虎牙进军该领域也正是看中了汉服人群的消费潜力。
喜爱汉服的人们越来越多,原本仅仅属于小圈子的狂欢,如今以逐渐被大众所接受。11月30日,今年北京迎来入冬第一场雪,风雪初霁,故宫便涌现出众多身着各色汉服的人群。
汉服风潮悄无声息席卷而来,会成为下一个潮鞋、盲盒吗
汉服出圈,撑起十亿市场
“今年最大的一笔支出就是汉服了”,95后宵寒对tech星球(微信id:tech618)说道,今年双十一,在网上抢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一款汉服,算下来,这已经是她的第9套汉服了。
宵寒是一名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,从小喜欢看古装电视剧和国风动漫,对传统文化很痴迷。“直到上了大学后加入汉服社,才知道喜欢汉服的人有很多,同袍也会在特定的日子一起穿着汉服出门。”
“袍子”是喜欢汉服人的统称,取自《诗经》的“与子同袍”,从2003年穿着汉服出行还被当做“异类”被新闻报道至今,汉服已经经历十几年的发展。据《2018汉服产业报告》显示:截至2018年底,我国汉服爱好者已超过200万人,当年全国汉服产业总规模约为10.87亿元。
电商平台是袍子们的主要购买渠道,随着汉服人群数量的增长,汉服也成为电商平台的一个重要销售品类。
淘宝上的汉服商家数量,从2005年的7家猛增至2018年的815家。据统计,2018年淘宝、天猫两大平台汉服相关总销售额为9.21亿元。2019年天猫双十一当天,截止14:00汉服成交额已经超1.8亿元,其中90后花费超9065万元。
随着购买量的增加,汉服已经衍生出高中低各种品牌,价格也从几百、几千到几万元不等。宵寒作为大学生消费水平有限,购买较多的是几百元的汉服,在他身边不乏一些经常入手高端精品的同袍,“我暂时还买不起那么贵的,但是偶尔分期买一件宝贝衣裳,即使吃土几个月也是很开心的。”
汉服为何这么贵据业内人士解释:“汉服整个市场中的存货很少,属于手工制品,布料手工人力成本大,工期长,产能不大,市场两极分化严重。低端的大厂货199一套,高端的工期越排越长,在1万多左右,手绣的高端定制2-3万。”
作为汉服生产源头,汉服加工厂也成为许多厂商转行的新目标。程坤在苏州经营一家汉服加工厂,在2019年年初,听同行说制作汉服不仅成本低,还可以获取更大的利润后,便从年初开始转行做汉服。
“一个三件套报价300到500,绣花制版费用是65元到75元一万针,绣花费用是1.5元到2.5元一万针不等,根据绣花颜色以及尺寸定的,开始合作打样不需要费用,只有打版的成本费。一般一个月对外销售的订单在4000套左右,有时由于自家机器不够,往往还要借助其他家来制作完成。”程坤向tech星球(微信id:tech618)表示。
今年程坤开始在淘宝上开店,一个月线上可以卖到近2000套,月销售利润在30万上下。最近程坤也开始大量招聘绣花制版人员,形成自己的品牌。
为了汉服的狂热梦掏空钱包,这在袍子们中是普遍现象。当追逐的人群越来越多,汉服经济的狂热也被社会接纳。
据艾媒咨询统计,截至2019年11月6日,抖音平台上与汉服相关的话题数量有近200个,而排位第一的汉服话题视频数量就达76.4万个,累计播放209.4亿次;而微博平台上,“汉服”话题的讨论量达297.4万,阅读量22亿。
从早前的贴吧、微博,到今日的b站、抖音等聚集了大量年轻人的社交平台,汉服文化传播的边界被不断拓宽,并渐渐走到了大众的面前,而在这背后同样也衍生出环环相扣的产业链。
「月入十万普遍、月入百万的人也不少」
汉服市场是门好生意,正在被越来越多人认可。
80后的“咖啡”(化名)是闲鱼上经常交易的卖家。起初是因为兴趣爱好,咖啡逐渐“入坑”,入手了多款汉服。但汉服的投入是个无底洞,常年购买汉服的咖啡也逐渐熟悉了汉服交易中的规则,自己便也变身为平台卖家。
“现在做汉服交易的人还挺多的,我们月入十万都是普遍的,月入百万的人也有不少”,咖啡告诉tech星球(微信id:tech618)。
据咖啡介绍,很多商家都是采用vip制,将购买汉服的门槛提升,推出充钱会员制,最高的店家会设置需在店内累积购买200套衣服,并且最便宜的衣服也要4000-5000。因此,至少需要100万元的累积消费,才能够享受vip的预定和定制服务。
“店家的规则导致了很多喜爱汉服的袍子不能买到,因此很多人贴钱帮人代购,就是为了提升vip等级。还有的人为了挣差价也会专门养号,比如50套衣服凑25个人每人买2套,明华堂便是这种拼车团机制”,咖啡向tech星球说道。
明华堂是其中一家高端汉服品牌,据其官网显示,对于普通用户来说,现在的工期已排到了2021年5月下旬。但是对于咖啡这类vip用户,则可以在一两个月就拿到。
咖啡向tech星球透露,vip的折扣多,最高好像可以享受82折,明华堂还会有一些特权,一个月多几套而且加急工期,还有特殊定
制的权限,最高可以参与纹样的设计。“据说vip制度后来会调整,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商家里。早些时候这种特权加急单只能定制自己的尺寸,如果规则改了,那些职业选手就要歇菜了。”
除此之外,有些商家搞饥饿营销,比如固定时间上架多少套,拍完下架再不复刻。但这样的绝版款式,也正是咖啡们的最容易卖出的。之前一件名为九尾的服饰原价1099元,最高竟然炒到5000元。在咖啡看来,“我是无法理解,买衣服不是买个心情吗。还有些人会去和商家,老板套近乎拍马屁,就为了买个限量版。”
买号相当于前期投资,后期大团长手里拥有十几个vip号,一个月就可以购买几十套衣服,然后再转手卖掉,很轻松就能实现月入几万。
汉服市场现在已经明显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状态,并且随着入场玩家和炒作卖家的加入,汉服已经变成一种奢侈品而存在,限量、绝版更是求之不得。
汉服「中毒」,指日可待
当喜爱超过理智,便出现疯狂的炒作,中毒太深也是避免不了的事情。
前段时间,“大学生炒鞋月入百万”、“炒盲盒最高溢价40倍”之类的报道刷屏,年轻人的狂热消费力令人惊叹。甚至有段子说:炒房是70后的狂欢,炒股是80后的疯狂,炒币是90后的荒诞,炒鞋是00后的盛宴,00后炒鞋不久,10后开始炒盲盒。
正当大家还没弄懂鞋和盲盒的规律时,暴利的炒裙子也涌现出来,而且已经涌现了第一批拥有众多vip账号的大团长,月收入少则十万多则上百万。随着汉服市场的扩增,价格翻倍的炒作也是大势所趋。
汉服、lolita(洛丽塔)、jk被戏称为“破产三姐妹”,看似小小的一条裙子,已被疯狂的吃土少年炒翻天。但汉服与洛丽塔、jk服装都属于二次元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元素,同样受到不少cosplay爱好者的追捧。
与来源于日本的洛丽塔和jk服装不同的是,汉服是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,在形制和样式上有其独特的魅力,天然具有更强的文化繁殖能力。随着汉服文化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,不少年轻消费者纷纷选择汉服作为日常生活的穿搭服饰。
从汉服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来看,有47.2%的消费者是出于对汉服文化的喜欢,也有40.3%的消费者是出于对流行时尚的追求,并且汉服爱好者消费力强并且消费热情高、粘性大,未来的消费能力也不可估量,汉服出圈是必定无疑的。
tech星球(微信id:tech618)发现,在淘宝上月销量排在前十的汉服价格均在百元上下,月销量在2500以上,最高的达到5000多,收藏数均在万次以上,若加上商家其他配饰的销量,月销售额高达百万以上也是正常的。
汉服正在朝着高增长高销量的模式演进。数据统计显示,未来2-3年中国汉服市场仍将保持增长态势,2019年销售额预计将达14.1亿元。艾媒咨询分析师王清霖认为,汉服爱好者人数仅约200万人,是一个相对小众的群体,但这一群体支撑的消费规模突破10亿元。
一旦品牌的规模效应产生,后期可能会出现假冒大牌、鉴定机构,以及价格指数曲线。在汉服社区平台“汉服荟”中,也将山寨鉴定放在问答的第一页。
对于汉服产业的发展前景,王清霖认为,“目前汉服产业存在着受众范围小、制作周期长、价格参差不齐等局限性,产业链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,导致市面上出现“炒汉服”的现象。但与“炒鞋”、“炒盲盒”不同的是,在网络社交、二次元产业、综合商业、文化产生等多个因素的驱动下,汉服的市场规模将会迅速扩张,向产业化、品牌化的方向发展,并且很有可能会形成一个权威的行业标准。因此,汉服产业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。”
看似薄纱羽翼的汉服,背后拥有广袤的市场,炒作“中毒”可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