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就是说,当今尖端科学领域,中美几乎平分秋色,发明专利领域,中国排第三(发达国家存量比较大)。虽然论文并不能衡量一切,但中国的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
中国2015年在研发上的投入是美国的75%。2000年,中国的投入只有美国的12%,中国的研发投入预计到2022年将超过美国。近15年来,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研究经费停滞不前,而中国的资金大幅增加。过去在中国出生、在美国学习的科学家过去常常留在这里工作,但现在他们会在完成学业后回到中国。经费的增加,人才的聚集赋予中国军备科技不断爆发不竭的动力。
中国的研发费用已经位居世界第二,与美国的差距非常小,很快就能赶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。中国双创已经成为世界名片。各种科研项目快速上马,“天宫”、“蛟龙”,新材料、新技术技术层出不穷。“天宫”,需要改进170项新技术,600个相关专业,上万家配套厂商。大飞机设计70过个产业、150各项核心技术。中国国家性工程对创新科技的巨大辐射带动效果正在闪现。
核武器小型化技术、中子弹技术、氢弹技术、军用核反应堆技术、卫星发射技术(弹道导弹技术)、返回式卫星技术(大气层再入技术)、载人航天器发射技术、潜射弹道导弹技术、铁路机动弹道导弹技术、空射运载火箭/弹道导弹技术、巡航导弹技术、卫星导航技术、十万吨级航空母舰(拥有数量/制造能力)、核潜艇制造技术、两栖战舰研制、常规潜艇自主能力、神盾舰、反舰导弹技术、超音速反舰导弹技术、舰载垂直发射系统研制、尾流自导鱼雷、超空泡技术(超级重型鱼雷)、高速风洞、10倍音速激波风洞、喷气式飞机研制能力。这些高精尖军备技术拥有的国家可谓屈指可数。
第3代(俄4代)战斗机研制能力、四代战机、机器人研制能力、航空发动机技术(涡扇/涡喷)、飞机用大功率发电机及供电系统、相控阵雷达技术、x波段超级雷达(探测6000公里)、预警机研制、空中加油机研制能力、伞兵重装空投技术、伞兵人车一体式空投技术、完全自主坦克整车研制、坦克炮研制、复合装甲技术、坦克激光压制装置、计算机cpu设计制造技术、微型千万次超级计算机技术、高能激光技术:(武器级激光)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(pe)、反弹道导弹技术、超高音速武器、空天飞机(次轨道轰炸机)、反卫星技术(击落对方卫星能力、策反对方卫星能力、强行搞乱对方卫星轨道能力)、弹道导弹无规律性变轨技术、磁流体推进核潜艇技术。这些技术则是中国引领世界,彰显强大基础的重要体现。
中国在量子应用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,量子通信、量子计算、量子雷达,中国的研发都处于世界前列。量子计算机,核聚变实验装置,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反应堆,世界最长的碳纳米材料,特高压工程,高铁,可燃冰开发,射电望远镜。所有这些项目的带头人才都是中国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人才。